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作为守护矿山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学科,其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至关重要。为深化理论实践融合,培养高素质矿山应急人才,由高大猛老师带领应急22-1班全体同学赴国家矿山应急救援沈阳队开展了为期两周的生产实习。此次实习通过系统化培训与沉浸式体验,为应急专业的学生们搭建了从课堂到现场的实践桥梁,是专业成长道路上的关键历练。
实习伊始,开班动员会上,高大猛老师强调了本次生产实习的重要意义。他要求全体学员务必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严谨的求学态度投入本次实习,做到“严守安全规程、精研技术细节、强化团队协作”,确保在真实场景的模拟与操作中学有所成,在实践中锤炼本领,为未来投身应急事业筑牢根基。

一、系统化生产实习:筑牢专业根基,淬炼实战技能
实习期间,国家矿山应急救援沈阳队为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的学子们量身定制了全方位的培训课程,涵盖理论学习与实操训练两大板块,构建起完整的矿山应急知识体系。
在理论学习环节,应急专业的学生们系统研读了《矿山救援规程》,重点掌握通风系统管理、瓦斯与煤尘爆炸防治的核心条款;学习矿山救援规程中预防性安全检查的要点,认识到“预防为主”在矿山安全中的根基作用;通过解读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规则,明晰专业能力提升的方向与标准。


实操训练则聚焦应急救援核心技能。学生们专项学习KSS-300便携式微型色谱分析仪的操作与维护,在分组演练中掌握井下气体快速检测的关键技术;反复练习PSS BG4正压氧气呼吸器的佩戴与使用,将操作规范熟练掌握;针对现场外伤急救四大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开展高强度模拟训练,在仿真场景中锤炼“黄金救援时间”内的应急处置能力。


在老师的讲解下学生们系统学习《矿山救援规程》,特别是预防性安全检查;掌握矿工自救互救知识;全面认知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等)的功能与构建井下生命保障网络的重要性。
此外,学生们还通过3D影片直观感受瓦斯爆炸事故的破坏力,在案例复盘中学会科学制定救援方案;学习卫星通信技术在矿山应急中的应用原理,认识到“通信畅通是救援指挥的生命线”;系统了解蛇眼探测仪、防爆探地雷达等装备的功能,在装备库实地观摩中构建起多场景应急装备体系认知。




二、研学拓展:涵养综合素养,铸牢职业内核
实习中的研学实践活动,为学生们带来了专业技能之外的多维滋养,实现了应急素养的全面提升。
在辽阳龙鼎山开展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共同规划路线、分配体力、互助前行,深刻体会到“团队力是应急救援的核心战斗力”,这与矿山救援中各环节无缝衔接的要求高度契合。
王尔烈纪念馆的参观让学生们深受触动,这位关东才子“德才兼备、严谨自律”的品格,与矿山救援人员坚守规程、精准履职的职业要求形成精神共鸣;辽阳博物馆的研习则通过梳理地域历史脉络,启示大家从过往经验中汲取智慧,不断完善救援规程与应对策略。

三、实习总结:满载收获启航,勇担应急使命
本次生产实习在充实而紧凑的节奏中圆满落幕。学生们不仅系统夯实了矿山应急救援的理论基础,更在真操实练中提升了专业技能,对“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科学救援”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此次生产实习是安全学院“教学-实践-育人”培养模式的生动实践。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与应急救援队伍的合作,为安全学院的学生们搭建更多实战化平台,助力他们成长为理论扎实、技能过硬、勇于担当的应急人才,在守护矿山安全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