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筑牢信仰根基,激励使命担当,安全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于2025年暑期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发动全体党员利用返乡契机,深入家乡及周边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参观学习。支部党员足迹遍及全国12省区,探访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战役遗址、历史名人纪念地等20余处红色坐标,在追寻“家门口”的红色印记中体悟初心,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汲取奋进力量。
一、 足迹丈量山河,体悟多元红色底蕴
支部党员充分发挥地域分散优势,自主规划、就近参访,形成覆盖广泛、内涵丰富的学习图谱:
铭记国殇,砥砺复兴之志:党员观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河北抗战图片档案展”,重温艰苦卓绝的烽火岁月;驻足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聆听警世钟鸣;走进辽阳市满铁图书馆旧址,感悟历史屈辱与抗争觉醒。
致敬英烈,传承赤诚血脉:在董存瑞烈士陵园、八女投江纪念馆、鞍山市烈士纪念馆、岫岩满族自治县烈士陵园、宿州市彭雪峰烈士陵园、唐山市烈士陵园、青州市烈士陵园,党员们肃立缅怀,从英雄壮举中汲取忠诚与牺牲的精神滋养。
回望烽火,感悟胜战伟力:深入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战役纪念馆、中原解放纪念馆,重温解放战争关键战役的磅礴史诗;探访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追忆统一战线的重要枢纽。
追寻足迹,汲取精神源泉:参观邓颖超纪念馆、黎平会议纪念馆、娄山关大捷纪念馆、西满革命英烈陵园,感悟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与卓越贡献。










二、 内化外行并举,筑牢初心激发担当动能
此次分散式、浸润式学习成效显著:
构建了历史认知的“情感坐标系”:党员们通过亲身探访家乡或关联地域的红色地标,将宏大党史叙事与具体地理空间、人物故事、乡梓情怀紧密联结,极大增强了历史认同的亲切感、真实感与责任感。
淬炼了党性修养的“精神压舱石”:在邓颖超纪念馆感悟革命伴侣的坚定信仰,在娄山关体会“雄关漫道真如铁”的豪迈,在西满英烈陵园铭记黑土地的奉献牺牲……历史现场的震撼教育,使党员们对党的忠诚品质、为民宗旨、斗争精神、优良作风有了更深切体悟,理想信念根基愈加牢固。
激发了建功时代的“行动自觉性”:党员们将学习收获转化为奋进动力:立志在科研中发扬“华八井”般的攻坚精神,在社会实践中践行“渡江支前”式的群众路线,在职业选择中响应“工业报国”的历史召唤。大家一致表示,要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将个人奋斗融入强国伟业。










三、 砥砺奋进之志,践行党员初心使命
本次红色场馆浸润式学习不仅是一次深刻的历史回顾,更是一场触动灵魂的党性锻炼。支部党员在走访中沉思,在缅怀中自省,进一步坚定了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信念与决心。
大家深刻认识到,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我们在任何时期都不能忘记的根与魂。站在革命先烈奋斗过的土地上,我们更加理解“从哪里来、往哪里去”这一根本问题。每一位党员都应当常怀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支部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继续丰富教育形式,引导党员常学常新、常悟常进,真正把红色精神融入血脉、见诸行动。全体党员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实的步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从白山黑水到江淮大地,从革命烽火到建设热潮,安全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党员暑期红色足迹绘就了一幅生动的党性教育长卷。支部将持续引导党员心怀“国之大者”,将从红色沃土中汲取的丰厚滋养,转化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实际行动,努力在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